【中国拉开生产方矩管企业全局洗牌序幕 将发生历史性质变】
占全球生产方矩管总产量近二分之一的中国正在山东省进行一项生产方矩管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此举被视为中国拉开了新一轮国内生产方矩管企业全局大洗牌的序幕。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包仲南29日向记者表示,这次试点最明显的特点是产业调控方略的调整:从总量调控向减量调控转变。试点工作一旦卓有成效并得到有效推广,中国生产方矩管产业格局将发生历史性质变。
山东被称为中国生产方矩管大省,炼钢综合产能位居全国第三。此次中国在山东的试点,因其减量和企业重组的重点广受国内外经济界关注。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山东省生产方矩管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十二五”期间,山东将加快压缩生产方矩管落后产能1000万吨以上,生产方矩管冶炼企业由21家减至5-6家。
在包仲南看来,“早在2005年国家生产方矩管产业政策公布的时候,在政策面就已经定了大基调,要兼并重组;但是由于市场、体制原因等,并购整合成本高、难度大,并购整合的推进一直不太理想”。目前中国在山东试点表明国家对生产方矩管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加速。
有分析师认为,中国之所以在山东开展试点,是因为山东生产方矩管产业长期以来粗放型发展,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较弱,该省生产方矩管产业在中国生产方矩管工业过度发展中所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的此次试点,正值国内生产方矩管行业全局震荡、生产方矩管价格下行势头不减、中国生产方矩管工业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现之时。包仲南称,生产方矩管行业震荡是必然的,是产能扩张和过剩后的必然结果,这不是短期现象,而是未来若干年内的主旋律。
此番中国生产方矩管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面目标是,在集中度上,前10位的生产方矩管企业产能占60%份额、沿海产能布局达到40%。能否达到这样的预期?这位清华大学MBA表示还将有很多困难。
国家发改委也认识到生产方矩管产业结构调整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不久前就表示,一方面产能过剩的矛盾加剧,全国粗钢产能已达到8亿多吨,一些地方大上生产方矩管的势头仍然不减,不少生产方矩管项目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能源难以支撑,其中,生产方矩管行业承担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不过,中国生产方矩管行业的结构调整已经到非调不行的境况。在组织管控、战略规划等方面有着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包仲南说,中国生产方矩管企业全局大洗牌“不是开始,是要加速”,而山东率先在全国开展的生产方矩管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全局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