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供过于求,减产成为稳价的有效药之一,但在各聊城方管价格厂家表面上都说要减产下,市场供给却不减,使得各厂所谓的减产稳价沦为空话。
备受关切的大陆不锈聊城方管价格市场场,10月份传出,三大聊城方管价格厂家-张浦、宝新、太钢纷纷减少代理商合同量,张浦减至85%,太钢减至90%,宝新大户3000吨提货量原定为减至2000吨,现在定为减至1800吨,甚至后订货的商家可能只能拿到1000吨。同时,三家聊城方管价格厂家的优惠政策均保持不变。
但此看似共同减产的共识却在市场议论纷纷,尤其是,台湾烨联董事长林义守日前专程前往太原,与太钢公司高层举行秘密会谈,就持续推动减产措施、避免降价竞争及共同维护亚洲市场不锈聊城方管价格价格格秩序等进行交流。太钢也同意配合减产措施会慎重考虑,并会协助稳定后市聊城方管价格价格及维护市场秩序。
然重新回头看看这半年来聊城方管价格厂家所谓的减产动作,根本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各厂减产不实,尤其是今年6月有新产,韩国浦项、太钢、宝钢、烨联等亚洲4大不锈聊城方管价格厂家协商第3季减产,但事后的情况与当初的协议完全不同。太钢考虑到自身的发展,产量并没有下来,业者纷纷表示太钢并未落实减产协议,当时的情况是太钢确定减产了,但由于新上的产能释放,总体产能不减反增。
经历过黑色7月、8月,灰色九月,到10月份,随着下游库存消耗的成交量有所增加,以及国际镍价跌下跌,冷、热轧不锈聊城方管价格价格格开始走稳,包括烨联、唐荣、中国内地及日、韩等相关聊城方管价格厂家的10月份盘价开出平盘。
此期间都没有减产的聊城方管价格厂家,在市场已经走稳下,有必要再减产?有必要再降价吗?逻辑上不可能的。
且以太钢响应林义守的说法来看,只是说会配合,并没有做出承诺,因此会不会减产还是未定。
至于聊城方管价格厂家突然抛出减少合同量到底为了什么?其中之一不外乎是求市场团结,但团结是发自内心而非表面,不然这边减产那边增产,便失去意义。
此外,减少合同数量是迫于形势,屈于聊城方管价格经销商的压力,也就是屈于库存的压力,但随着整体产业发展的演变,聊城方管价格厂家需考虑的不仅是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还应该考虑自己客户所处的位置。
在现有的聊城方管价格行业中,聊城方管价格厂家的竞争是很明显的,有以太钢和宝钢为代表的市场派,也叫扩产派,还有以张浦为代表的限量保价派,也叫减产派,在前一阶段市场比较低迷时交锋尤为激烈。
在现有的情况下,聊城方管价格厂家不可能减产。在未来的情况下,市场上的投放量只可能是增加,不可能减少。于是,减产只可能是种说法,更激烈的竞争则成为必然。 |